原标题:崛起的虚拟人,正在成为社会顶流
自洛天依在北京冬奥献唱《Time to Shine》后,便出现了新话题:
喜欢的角色走出二次元,不断与现实融合;
虚拟人不再是“圈地自萌”,将被更多人认可。
虚拟人,不仅作为前沿技术,如今更是成为了社会现象、流量密码。这背后,一种新的模式正在诞生。
虚拟人的“内卷”
虽然中国的虚拟人起步相对较晚,但玩法却是五花八门,并随着技术迭代不断进化。
由于“虚拟偶像”们内卷严重,新兴的虚拟人逐渐另辟新路,将“功能性”发挥到了极致,出现在了我们日常接触的各个场景中。
我们能看到各种虚拟人的节目:天气预报、相声、培训课等。而在生活中,主打“功能性”的虚拟人们正在不断“入侵现实”。
在可预见的未来,虚拟人或许将改变诸多行业。5月7日下午,联合国妇女署主办的“看见游戏世界里的她”,围绕“游戏中的女性角色呈现”话题展开探讨。在直播中,“吉莉”便做了一段近景主题演讲。
虚拟人演讲,可以说是全球范围内的一大创新。
演讲的背后,是极高的制作难度突破。
视觉呈现上,长达3分钟的近景演讲和人物特写;同时,站上演讲台需要更为精准、专业的表现,都是需要反复推敲和优化的细节,这对虚拟人的人物设定、肢体动作、面部表情、声音表现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。
虚拟人为什么“好用”
回到虚拟人行业来看,为什么能够获得大家的偏爱?凭什么获得了这些展现的机会?
从《和平精英》与吉莉的羁绊来看,游戏需要“吉莉”这样的存在:脱胎于游戏,却能打破游戏的边界,最终反哺回游戏。
这一过程当然离不开技术、产品以及相关理念的进步。
在今天,能直播、能“to签”的虚拟人,无论功能还是“可信度”,都已经接上了地气。
在复杂的需求中,虚拟人天然具备的跨语言、跨文化、跨形象的特质,赋予了快速结合任何行业、适应任何舞台的能力。
虚拟人虽然不是声量最大、覆盖人群最广的,但由于其曝光灵活、风险低、定位精准及成长性、可塑性强的特点,却是最适合小众破圈、走入大众视野的代言人。
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和行业浪潮的到来,传统品牌们或自己打造,或携手虚拟人,成为了连接大众的有效手段。
一个独立发展、自带影响力的虚拟人,对于各大科技公司、互联网公司打造的数字场景,将是最宝贵的资产。